最近互联网的大新闻,莫过于网易推出易信和华为进军电商了。垄断是偶然的,竞争是必然的。腾讯会发现,自己的创新会被网易模仿,而网易将以163邮箱和手机通讯录,去突破腾讯的关系链。互联网竞争将变得更加好看。
更值得注意的是,IT名记李瀛寰对华为进军电商的一篇报道。万达、华为都俨然成为了最有潜力的候补电商。娃哈哈在线下布局百货业并不顺利,预计也会转型为电商。这里想告诫候补电商“小伙伴”们,电商的水很深很深。
跟踪体育品牌的观察家们都知道,李宁、安踏等企业都从品牌+批发的模式向品牌+零售的模式转型。品牌+批发由于不能直接面对消费者,其市场反应和供应链反应的速度太慢,造成大量库存积压是迟早的事情。线下专业连锁店直接面向用户,但投资成本大,房租和劳动力成本高,对店面管理水平和买手要求高。
因此,即使娃哈哈有大量现金,也无法在短期内撬动市场,从分销之王蜕变为零售之王。电子商务最大的优势在于,不管企业大小都可以直接做零售。因此,华为通过电子商务,从纯制造业华丽转身为零售业,并不象看上去那么“天真”,至少比娃哈哈在线下傻傻的做连锁要精明一些。但是,电子商务并不是有钱、有货源、有技术就可以轻易成功的,这至少需要突破三道门槛。
首先,电商经营需要有零售基因
沃尔玛是零售业的聚合模式,而电子商务从本质看是零售业的离散模式。亚马逊是沃尔玛的忠实继承者,但亚马逊的忠实粉丝也不得不承认,经过这么多年的经营,亚马逊一直难以赢利。聚合型的电子商务需要大量的基础建设投资,将成本管理做到极致,但它有一些难以克服的弱点。
一是大数据涉及复杂的算法,无数个变量,难以精准地把握用户需求。北大著名教授刘德寰最近有一篇关于大数据的论文,关心大数据的电商应该去看一看。零售的基本原理是,诸法无我,诸行无常。用户的心永远在变。电影《寒战》中有一句台词:“现实永远是最细腻的。”同样,零售永远是最细腻的。大数据+社会化电子商务才是电商的常态。聚合式+买手制的电子商务,迟早会遇到大数据的瓶颈,而只有依靠千万户商家和大数据支撑平台,才能真正应对零售业的挑战。
二是聚合式电子商务不一定真正能降低供应链成本。众包式的物流和供应链,将比由一家企业统筹管理的物流及供应链更有效率。
三是电子商务需要在导购、精准营销、流量经营、内容分发、供应链、自媒体等基础环节进行一系列的创新,才能保障良好的用户体验。目前,电子商务从线下商超的经营中吸收了很多精华,但在电商价值链上的创新仍然不足。比如,目前的电商导购系统就不完善,用户评价、比价、达人经济等构成了一种粗放的而缺乏公信力的导购系统。
总之,零售基因貌似简单,其实处处追求专业化、合理化和系统化。太多想成为电商的大企业,零售基因几乎为零,转基因的可能性取决于是否有强大的决心。